最新一期折算为完税人民币价格的API8指数为556元/吨,比国内煤的优势差不多有65元/吨。
煤企需强身健体那么,在煤炭价格基本维持高位震荡,去产能不再简单去产量的新阶段,是否意味着煤炭行业又将迎来新的黄金时期?我一直不太赞同社会上将此前煤炭行业盈利高的时期称为黄金十年的说法。提升供给质量将对煤炭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安全、环保、商品煤质量、煤矿工人获得感等将成为重要抓手。
严格落实商品煤质量相关管理办法,提升商品煤质量,实行分质分级利用。让市场机制更多发挥作用十三五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是否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煤炭行业不再去产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1月25日召开的部分大型企业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落后产能退出不动摇,先进产能释放要有度,维持市场供求平衡。尽管去产能之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基本是实力较强、技术较为先进的,但这些企业仍不能大意。因为这是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双方坐下来,通过市场化谈判确定的价格。与此同时,我国煤炭消费占比首次低于60%。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出现明显增长。提升煤炭供给质量,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上述专家指出,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进步的优势,如提升发展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环保水平。12月6日,2018年曹妃甸港重点煤炭企业座谈会暨煤炭贸易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2018年前11个月,日照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899万吨,同比增加354万吨。煤炭主要接卸港◆上海港◆上海港承担着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的部分电煤、气煤、冶金用煤和生活用煤的装卸、储存和中转任务,下属罗泾、北票、朱家门三个码头,实际堆存容量135万吨。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秦皇岛港的煤炭业务主要由秦皇岛港股份公司的第二、六、七、九港务分公司负责经营,第二、六港务分公司可能将被转移至曹妃甸港,这两家公司经营的煤炭业务所占份额较小,第七、九港务分公司或仍将留在秦皇岛港。11月,在下游用户库存有一定保障之后,大多数电厂以消耗库存等待来年1月进口煤额度,对北方港口市场煤的采购节奏再次放缓,北方港口库存再次开始增长。
前些年,在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下游用户煤炭告急现象时有发生,环渤海港口大量压船。在曹妃甸港,华能集团和秦皇岛港股份公司各建设了一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华电煤业建设的一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即将投产,加上原来国投的1亿吨级煤码头,2019年,曹妃甸港煤码头运输能力将达到2.5亿吨。
与港口煤炭码头加速建设趋势相反的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逐步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发电通过跨区跨省交易输往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用电需求增长越来越向中西部转移,东南沿海地区的电煤需求增速正在不断放缓。◆黄骅港◆黄骅港是离山西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输出港之一,合计煤炭年运输能力为1.85亿吨,场地堆存能力700万吨。2018年全社会煤炭库存向下游转移明显,同时受环保影响,江内小型港口相继被取缔,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港口集中度提高,江内港口高库存成为常态,江内港口部分煤炭从9月堆存至年底。长远来看,环渤海港口下水煤需求低增速增长将成为常态,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今年年底蒙华铁路投入运行之后,随着直达电煤的大幅增加,环渤海港口动力煤的下水需求将出现进一步的下降。
◆京唐港◆京唐港是唐山港下属港口之一。秦皇岛港定位调整一直以来,秦皇岛港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业,同时也有一些散货运输。2019年年初,唐山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唐山市以打造资产规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港口企业为目标,制定《唐山市港口资源整合重组实施方案》,分两阶段将唐山港口实业集团和曹妃甸港集团战略重组为唐山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关于秦皇岛港煤炭业务迁出的消息不断传出。
2018年前11个月,广州港累计完成煤炭吞吐量6907万吨,同比增长4.36%。然而在旺季煤价下跌的形势下,港口市场煤炭成交较少,港口库存依然高企。
10月26日,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下降至2160万吨,但依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经计算,到2018年年底,唐山港(含曹妃甸港、京唐港区)煤炭年运输能力达3.615亿吨,已经远远超过秦皇岛港(2.15亿吨)和黄骅港(1.78亿吨)的运输能力。
即使2018年港口煤炭发运量大幅增加,环渤海港口煤炭设计能力依然远高于发运数量。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也是为曹妃甸港承接秦皇岛港煤炭业务迁出做准备。2018年前11个月,京唐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1252万吨,同比增加2144万吨。12月下旬,全国大面积降温,用煤需求增加,加之冬季需求旺季煤价持续下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受挫,产地发运到港的煤炭增长有限,也有部分库存下降明显的电厂开始少量采购市场煤,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开始下降。煤炭主要发运港◆秦皇岛港◆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中的主枢纽港。此外,曹北至曹西段跨海大桥复线通过能力有限,蒙冀线还需要占用部分运力,大秦迁曹线无法承接来自秦皇岛港2.15亿吨的年运量,秦皇岛港煤炭业务转移的时间或将延长,未来10年,秦皇岛港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的重要地位或许很难改变。
10月,在煤炭需求淡季,下游电厂改变了往年冬季存煤的采购节奏,提前开始备货,加上北方多港口出台措施加快煤炭中转,北方港口库存出现了近1个月的下降。◆曹妃甸港◆曹妃甸港位于大秦线的支线迁曹线的南端,是迁曹线及张唐铁路运输煤炭的主要下水港。
加之夏季环渤海地区出现多次的连日暴雨天气,库存向下转移受阻,北方港口库存因此不断增长。而2017年,环渤海港口实际煤炭发运量为6.771亿吨。
进入2018年,港口对汽运煤的限制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秦皇岛港全年完成煤炭吞吐量20341万吨,同比减少1214万吨。
在夏季需求旺季,北方港口煤炭库存本该在迎峰度夏需求的带动下,快速转移到下游用户,却依然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2018年年底前,上海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推动其他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煤炭和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环渤海港口运能不断增加2018年,国家增加了1.5亿吨至2亿吨的铁路运力,大部分落实在西煤东调的沿线,其中大秦线2000万吨、蒙冀线3000万吨、神朔朔黄线2000万吨、瓦日线3000万吨。12月12日,环渤海港口库存增长到2607万吨。
之后不久,曹妃甸港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港内煤炭中转,保障铁路港口煤运通道畅通,决定从8月24日开始对年度中转量低于80万吨的客户收取货物超期堆存费。◆日照港◆日照港设计年吞吐能力3500万吨,目前正在进行的煤炭系统改造完成后,煤炭年吞吐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
随后,京唐港发布堆存费变更通告,称从10月1日起对年度吞吐量(含出库装集装箱下水运量)低于50万吨的客户恢复收取装船煤炭超期堆存费。2018年前11个月,青岛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248万吨,同比增加113万吨。
从多方消息来看,秦皇岛港煤炭业务迁出已经在行动。煤炭集港对汽运煤的限制范围扩大2017年年初,天津市环保局发布的天津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明确,将加快调整煤炭转运方式,2017年7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
经过系统改造,通过能力增加到每年6000万吨,一次性堆存量为360万吨。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替代港口的曹妃甸港,从体量上看,有能力承接秦皇岛港的煤炭业务,到2018年年底,曹妃甸港的设计堆存能力达到1900万吨,目前秦皇岛港的设计堆存能力为800万吨。2018年前11个月,天津港完成煤炭吞吐量6406万吨,同比减少713万吨。我国现有沿海港口在煤炭的运输上,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四大港口为主,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为辅的北煤下水港体系,与此相对应的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电厂等大型用煤企业自建的专用码头和公用码头组成的煤炭接卸港体系。
港口存煤不断累积给港口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压力,加之7月曹妃甸港储存多日的内蒙古煤炭发生自燃,为加快港口中转速度,曹妃甸港在7月召开客户撮合交易预备会议,意在协助港内客户完成煤炭交易。除北方港口外,2018年江内港口煤炭库存也是持续处于高位。
2018年6月,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环渤海、山东沿海和长三角地区,2018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黄骅港等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18年11月19日,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与大同煤矿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将曹妃甸港作为大同煤矿集团煤炭运销下水的主要基地,逐步把大同煤矿集团在秦皇岛港开展的全部下水煤炭业务转至曹妃甸港。
◆青岛港◆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青岛港是晋中煤炭主要输出港。总体来看,2018年港口煤炭库存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虽然在各时段有小幅波动,但全年库存都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全年港口库存呈现高位运行态势。